专题: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

神奇!丹麦的养猪场:猪饲料人也能吃?!

2018-09-17 10:44:04 网络

0
,就出没在欧亚大陆。他们是卓越的工匠、水手、探险家和商人,所到之地,都会和当地人进行贸易活动。直到今天,走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,还随处可见贩卖瓷器的商店,和喝茶的过路人——这些,都是早年的国际贸易,在丹麦留下的印记。
  
在近代史上,丹麦逐渐跻身为能源和食品出口大国,而猪肉,则是丹麦食品产业中的支柱。每年,丹麦的5000多个农场会将2800多万头猪送入加工厂,其中90%以上的猪肉会用于出口。在丹麦皇冠,这个数字更是高达92%。在全球140多个向丹麦进口猪肉的国家里,德国、英国、中国等国都是“大客户”。
  
因为出口占据如此之高的比重,丹麦不仅要满足出口国对食品检验的要求,还制订了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严格的猪肉品质标准。这些标准涉及动物福利、规范管理、检验检疫等方方面面。
  
在刚刚见到艾瑞克的时候,他热情地和我握手,并问我是哪一天到达丹麦的?之前什么时候去了别的农场?这不仅仅是客气的寒暄,更是丹麦养猪行业的规范使然。为了防止外来者带来病菌,丹麦养猪行业有着严格的规定,外国人入境48小时之后,才能进入农场参观,参观两个农场之间必须间隔24小时。
  
汉森告诉我,如果欧盟其他国家的车辆要进入他的养猪场,必须对整辆车进行彻底的清洗——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,但他觉得,这么做是必要的。
  
丹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几乎都被海洋所包裹,只在南部和德国接壤。为了防止野猪越过国境,传染疾病,丹麦甚至花费重金,修建了一条长达17公里的篱笆。“这和特朗普在墨西哥边境修墙可不一样。”谈起这座篱笆,托马森笑着说,“我们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。”
  
无论进入丹麦皇冠的生猪养殖农场,还是屠宰加工厂,到访者都被要求穿上一次性的连裤工装,特殊的鞋子,戴上帽子和手套。有胡子的男士,还要戴上一个“口罩”。一切妥当之后,到访者要签署一份声明,表明自己没有发烧、得传染病,或者接触过任何发烧、有传染病的人。此外,人们必须洗手、清洗鞋底,才能踏入猪圈,或者加工厂。
  
在丹麦皇冠的农场里,猪的生活标准有着严格的规定。比如,一头猪至少要有2平米的生活空间,要有供猪洗澡的设备等。每一头生产的母猪,都会有自己专属的“安全栏”,这样,体型硕大的母猪在喂奶时,不至于因不小心而压死猪崽。4个星期之后,断奶的小猪会被移到更宽阔的天地里,享受和同龄猪一起的社交生活。而自出生起,所有的猪都会戴上一个“耳牌”,可全程追溯其出生地,饲养记录,疾病治疗等信息。
  
等长到115公斤时,生猪就会被送往屠宰加工场。丹麦皇冠的工厂在距离总部车程1个多小时的地方。在这里,1700多名工人在劳作,切割好的肉块整齐划一地在自动传输带上,去往它们该去的地方。如今,这里大部分繁重的体力活已被机器取代,比如剔除骨头;工人们要做的,则是一些相对细巧的技术活。
  
在空气净化设备和清洁设备的作用下,空间里几乎没有难闻的味道,也罕见血迹。切肉工人在工作服之外,还会穿一件细铁丝网织成的小背心,以防止刀子误伤自己。他们看起来心情愉快,不断有人向我们点头问好。
  
秉承“动物福利”的理念,猪在这里被宰杀之前,会享受音乐、洗澡,和两个小时的休息。随后,它们被送入二氧化碳室,2-3分钟之内陷入昏迷,在感受不到痛苦的情况下被宰杀。在托马森看来,这样的规定不仅仅出于人道主义,更是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猪肉。“只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,猪体内才不会分泌应激激素,肉质才会更好。”
  
除了品牌本身之外,丹麦政府也对猪肉的安全倾注了大量关注。丹麦在猪的饲料、养殖环境、药品使用、运输等环节有约100项要求,可以用“苛刻”来形容。
  
丹麦环境和食品部首席兽医官皮亚(Per S. Henriksen)告诉我,自己所在的部门,每天都要对本国的猪肉企业进行监管。从动物福利,到生产流程控制管理,到食品检验检疫,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,企业都会面临被罚款,甚至被上报政府部门的风险。
  
这种监督的严格程度,体现在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。比如,皮亚表示,从养猪场到屠宰场的途中,政府人员一旦发现有人使用暴力,或者运输车上的条件不够好,导致生猪不舒服,就会立刻开出高达几千美金的罚单。
  
从业20多年的皮亚,已经记不清上次对丹麦皇冠开出罚单,是在什么时候了。“他们确实一直在提高技术水平。”他说。
  
在为政府工作前,皮亚曾在大学进行猪肉产业的技术研发工作。在他看来,丹麦皇冠几年前和政府,以及大学组成的“铁三角”,是促进品牌不断进步的秘密。
  
具体来说,政府和丹麦皇冠都会出钱赞助大学进行生猪养殖、猪肉加工等方面新技术的研发,而丹麦皇冠,则成为了新技术的实践基地。这些年来,这一模式的效果开始显现,丹麦皇冠生猪的得病率不断降低,养殖效率不断提高。
  
此外,丹麦皇冠的合作社性质,让农民们将彼此视为“同事”,而非竞争对手。一旦其中一位农民掌握了防止疾病等方面的新技术,一定会毫无保留地告诉自己的“同事”,从而让新的技术、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传播。
  
“他们会这么做,是因为大家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。”艾瑞克说。据了解,丹麦皇冠赞助大学进行研发的基金,也是由农民们集体筹集而来。
  
4亿元加码中国市场
  
如今,丹麦皇冠的屠宰加工厂,每小时可处理1695头生猪,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工厂。但汀嘉德认为,一旦品牌正式进入中国,这个数字应该还要翻一番。虽然他这么说的时候,带着些许玩笑的口气,但对中国市场的“野心”,展露无遗。
  
在丹麦皇冠内部,董事长艾瑞克一直力推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拓展。虽然目前看来,中国市场仅占丹麦皇冠销售的5%,但近年来,该市场爆发出的强大消费能力,让艾瑞克颇感兴趣。
  
几年前,艾瑞克来到上海,并前往杭州拜访了阿里巴巴总部。在上海街头漫步时,艾瑞克为这座城市的消费水平感到惊讶——很多人开着好车,在进口超市购买产品。在阿里巴巴,艾瑞克看到了一系列和电商相关的,令他感到震撼的数字,深深感受到了电商在中国的发达程度。“我感觉,中国在消费水平上完全不输欧洲,电商领域更是领先欧洲好几年!”感慨

热点图文
更多精彩图文..
0